财务信息公开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政务公开>>财务信息公开>>正文

2015年主要工作任务及目标

发布日期:2015年04月23日 08:15 来源:作者:

榆林学院2015年主要工作任务及目标

2015年学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高教工委、教育厅的决策部署,以全面推进榆林大学建设为目标,解放思想,创新思路,以深化改革为主线,以促进内涵发展为主题,稳步推进依法治校,齐心协力,狠抓落实,为学校实现新的跨越而努力奋斗。

一、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凝聚学校发展合力

1.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来陕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学习宣传引向深入。要把讲话精神作为党委(院系)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纳入干部培训计划,举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培训班,强化思想理论武装。组织开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专题研究。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形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把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学校教书育人的各个环节。成立榆林学院理论宣传讲师团。

2.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制定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指导性意见,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和凝聚力。加强党支部书记培训工作,推进党支部活动创新,开展示范党支部评选等活动。加强对处级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的指导,切实提高民主生活会的质量。做好管理创新项目和党支部活动创新项目的结题和新项目的申报工作。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建设一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廉政纪律建设。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提高培训质量,制定2015年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分批分层次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严格干部在线学习管理与考核。

3.抓好意识形态和宣传思想工作。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加强党委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修订完善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网络管理办法,在四月份召开学校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半年举行社科联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创新思政课教育模式,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不断增强青年大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强化教师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和底线意识,坚持课堂讲授有纪律,使广大教师真正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权和领航能力。加大新闻宣传工作力度,紧紧围绕学校建设发展大局,宣传学校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对外合作、社会服务等工作中的亮点和成绩,宣传学校师生中的先进典型和优秀人物,增强学校发展的显示度。加强舆情监控,提高研判能力,完善舆情信息通报及反馈机制。加强官方微博微信平台建设,扩大网络主流舆论阵地,提高网络管理水平,发挥网络的育人作用,让网络空间成为激发正能量的坚强阵地。举办榆林学院第三届新媒体培训会暨网友见面会。

4.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构建以领导干部为重点、纪律教育为核心、警示教育为特色、廉政文化为引领的党风廉政教育工作格局。加强廉政风险防控管理,严格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完善群众参与、专家咨询和集体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加强监察和审计工作力度,强化权力运行制约,确保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多管齐下,促进教育、制度、监督综合发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以榆林廉政研究中心和西安交通大学廉政研究所榆林教育基地为抓手,围绕中省市校党风廉政建设重大部署开展课题研究,产生一批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在四月份召开安全稳定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

5.加强精神文明和校园文化建设。巩固扩大省级文明校园创建成果,积极开展文明礼仪大赛、微电影大赛、摄影大赛、主持人大赛等活动,举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漫画创作展、“诚信教育”、“我的梦、中国梦”书法展、“我们的节日”等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和“道德模范”、“优秀村官”先进事迹报告会。认真贯彻落实省委高教工委、教育厅《关于加强和推进大学文化建设的意见》,以大学文化建设来推动学校事业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建设榆林大学提供文化支撑。统筹规划校园文化活动,发挥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和社团文化节的作用,开展“十大校园文化活动品牌”评选活动,培育1-2个省级以上优秀校园文化成果。发挥院系基础作用,大力开展科技创新、创业活动。出台《榆林学院校园宣传管理规定》,优化育人环境。以“课比天大”为主题,抓好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健全师德考评制度,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举行新任教师入职宣誓仪式,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

6.切实加强工会、统一战线、共青团、离退休工作。加大校务公开的力度,在校园网开设信息公开专栏,确保教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得到有效落实,在12月组织召开二届三次教代会。规范统战工作机制,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和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深化党建带团建工作,扎实推进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健全共青团工作的育人体系和服务功能。在5月份召开校团代会、学代会。高度重视离退休工作,坚持对老同志政治上尊重、思想上关心、生活上照顾,充分发挥老同志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7.加强作风效能建设。自觉践行“三严三实”,巩固和深化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和厉行节约条例,坚决防止“四风”反弹,畅通群众诉求反映渠道,着力解决师生员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把作风建设融入各单位干部职工教育、培训、管理和日常工作之中,促进机关工作作风持续好转。健全管理制度,做好考核工作,加强过程监控,注重日常考核。进一步精简文件简报,切实规范会议审批、办公用房和用车管理,提高管理精细化水平。发挥党员领导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向师生展示精简高效、清新务实的工作状态和精神风貌,以优良的党风、作风带教风、促学风,为学校改革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二、推进依法治校,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8.运用法治思维,优化内部治理体系。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扎实推进依法治校。要把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树立起来,运用法治理念和法治方式进行决策、深化改革,依法推进学校章程的学习宣传贯彻工作,完善以章程为基础的学校规章制度体系,把章程落实在学校日常运行中。要按照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精神,修订出台《榆林学院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工作规范》及相关议事制度。建立健全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管理体系,修改相关委员会章程,规范学术委员会、教学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的组织、职责与运行。加强校院两级学术委员会建设,调整校学术委员会组成人员,组建二级院(系)学术委员会。推进民主管理,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坚持校领导接待日制度,出台《榆林学院教职工申诉规定》。

9.科学编制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全面总结学校“十二五”事业发展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深刻分析教育发展现状,加强对内涵发展、质量提升的顶层设计,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发展重大问题的研究,提出今后五年学校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任务和保证措施等,统筹谋划好发展蓝图。广泛调研咨询论证,提高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前瞻性、可操作性,着力破解制约学校改革发展的“瓶颈”。

10.有序推动转型发展。主动适应国家经济转型升级要求,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扎实推进转型试点工作。出台《榆林学院关于推进转型发展、不断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开展产教合作教育的实施意见》,在现有的本科专业中开展产教融合、合作育人工作,不断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逐步形成有特色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的办学模式。完成第一轮产教融合项目的结题验收以及第二轮产教融合项目的规划工作。加大工作力度,力争成为全国转型试点院校,以获得更多政策、项目、资金等支持,在全省同类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中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

三、强化内涵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1.加强专业建设。认真实施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围绕榆林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优化专业结构,加强精品专业、特色专业建设。实施专业负责人和课程负责人制度,挖掘和培植专业和课程的特色和优势。认真落实《榆林学院教研室管理条例》,出台《关于加强教研室工作的实施意见》,充分发挥院系教研室作用,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推进教师教学环节的规范化、精细化管理。不断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优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模式,着力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切实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

12.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深入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全面检查评估省校系三级课程建设项目。加强重点课程建设,扩大资源共享课程数量,积极申报和争取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平台。实施课程教学试点改革方案,并予以推广。组织院系按照2014版人才培养方案,通过产教结合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构,力争1-2年内完成。积极争取“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和“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等重大项目,加快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积极参与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及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计划项目。

13.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加强教学检查督导工作力度,形成专家评教、同行评教、督导评教、学生评教的多层次教学评价制度。引进第三方评价手段,改善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建立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测制度,完善质量常态监控机制,按要求发布质量年度报告。完善校院二级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落实巡视诊断评估整改意见。巩固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和巡视诊断评估成果,做好教育部高校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准备工作。

14.稳步推进继续教育、职业培训工作。把好联合办学入口关,规范继续教育招生和联合办学的管理工作。拓宽渠道,面向行业企业积极开展职工继续教育,探索推动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挖掘职业技能培训潜力,扩大培训范围。做好2015年国培计划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

四、深化产学研合作,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15.加强产学研合作。以榆林市产学研联盟为平台,开展应用性科学研究,积极参与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的协同创新,不断提升产教融合的深度和广度,为企业行业解决实际问题。加大对重大项目和高层次科研成果的奖励力度,拓展科技成果的转化空间,促进科技成果的推广与运用。重点支持产学研合作项目和实体建设,力争一到三年内,使各院系在产学研合作和社会服务方面建立团队,形成特色。

16.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加强校内科研机构的建设与管理,结合学校实际,完成研究机构的调整、设置等工作。加强对校内省市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省级重点学科、研究基地的建设力度,规范各类平台的运行机制。整合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科研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平台的利用率。建设榆林市产学研合作联盟网站,为产学研各方提供展示的窗口,促进科技资源合理配置。组织榆林市产学研联盟年会和第三届榆林市大学生创新、创意、创业大赛。组建榆林学院科学技术协会,召开榆林学院科协成立暨会员代表大会。

17.做好科研项目、团队和奖励、专利的组织申报。拓展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的申报渠道,积极与政企事业单位和兄弟院校开展合作研究,力争获得更多高层次科研项目,实现项目数量和经费的持续增长。推进校内重点学科的建设工作,为申报更多省级重点学科打好基础。组织申报省级科技创新团队、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力争取得新突破。全力做好陕西省绒山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申报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作,积极争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项目。做好省市科研奖励申报工作,提高奖励的数量和层次。保持专利的申报数和授予数继续增长。

五、推进人才强校战略,打造优秀教师团队

18.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科学制定符合学校发展定位的人才引进方案和特殊政策,争取更多的各级人才建设项目,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重点引进在教学、科研领域有突出贡献的学科带头人、知名专家和优秀博士。强化校内人才培养,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落实教授、博士为本科生上课制度。加强青年后备力量和青年创新团队的建设,进一步加大对博士及优秀教师的培养力度,鼓励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健全人才培养的激励政策,充分调动各院系人才队伍建设的积极性,注重团队整合和创新。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出台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的有关制度。加大国(境)外访学研修的选派力度,制定外语系教师到母语国家研修的培训计划。推进教师发展中心实体化运行。

19.全面完成首次岗位聘用工作。在校内形成公平竞争、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努力建设道德高尚、素质优良、结构科学、精干高效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管理人员队伍和工勤人员队伍,促进校内人员的合理流动与结构整体优化。与聘岗人员签订聘岗合同,明确聘期工作量化标准,强化岗位职责和竞争意识,发挥岗位聘任的激励导向作用。做好人员分流和聘余人员的管理工作。加强分类管理、目标管理、聘期管理,以激励与加压双向驱动激发各类人员的活力。完善用人体制,进一步规范校内各类用工管理。

六、加强学生教育管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0.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服务工作。坚持立德树人,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教育管理的新途径、新举措,逐步建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学生事务管理的工作体系。加强学风建设,建立协调机制,完善学风考评机制,推进科技类社团建设,形成学风建设合力和常态化机制。深入开展校园科技学术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鼓励支持学生考研和参加科技创新、学科竞赛等活动。狠抓学工队伍建设,落实辅导员待遇和激励机制,举办第二届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加强奖助学金管理,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确保各项奖助资金公平、公正、足额发放到位。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规划,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咨询干预等工作。科学制定方案,积极筹建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实验室。在11月份召开第五次学生工作会议。

21.加强招生和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进一步实施招生“阳光工程”,严格落实招生信息“十公开”。做好首次综合评价招生工作。重视招生宣传,创新宣传思路,利用教育博览会、新媒体等各种平台,有针对性地宣传学校办学优势、特色和成就,切实提高宣传效果。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水平,充分发挥校园招聘会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探索构建网上就业市场。完善毕业生在就业见习、就业指导和就业援助等方面的措施,加强对就业困难毕业生帮扶工作,做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工作,帮助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加强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开展职业规划和创业指导,启动建立“创业孵化基地”,扩大学生自主创业类型和比例。做好毕业生征兵入伍、特岗教师、西部计划、“三支一扶”、到村任职、选调生等基层就业项目。完善毕业生就业工作预警机制,发布学校《2015年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七、增进对外交流与合作,加快开放办学

22.继续拓宽对外交流合作平台。继续加强与国(境)外高校之间的交流力度,积极推动与国外高校之间的校际合作交流项目。积极组织学生出国留学、参加实习实践和教育文化交流活动。推荐、选送中青年教师和管理干部参加国家留基委国家公派高级研究学者及访问学者项目和西部项目及其子项目,组织短期公派出国(境)访问和培训工作。组织开展第二期与美国瓦尔帕莱索大学合作培养硕士研究生项目,开展与英国胡佛汉顿大学合作举办的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本科专业教育项目,启动第二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申报工作。提升留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水平。

23.加强校友会基金会工作。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依托校友会基金会,主动谋划校地合作、校企合作,统筹协调社会资源,服务学校中心工作。各院系要从在校学生做起,不断培养他们对学校的感情,增强校友意识,培育新一代校友。要更新完善校友信息数据库,加强与校友的沟通交流,开发特色校友活动。整合校友资源,充分发挥校友在汇聚资源、凝聚力量、捐资捐赠等方面的作用,开创多层次、多元化的工作格局。

八、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保障服务水平

24.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校园西家属区西围墙拆墙透绿工程、变压器改造工程、金工实训基地锅炉改造工程,启动金工实训基地新建材料库工程。做好图书馆数字阅览室和数据库的建设工作。进一步提高校园的绿化、美化、亮化、净化水平。完成教职工活动中心的后续设施建设。

25.切实做好保障服务工作。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强教学信息化工作,加大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开发力度,加快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整合校园网络资源平台,不断推进管理信息化、后勤信息化工作。提高大型仪器设备和实验教学资源的使用率,建立科学高效的资源管理共享机制。统筹规划,提高学校资产管理水平。按照新的财务管理制度要求,做好预算管理,加强统筹调控,优化经费支出结构,强化内部审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保障学校经费正常运行。不断拓宽筹资融资渠道,依据中省政策,组织实施好PPP、省市共建、德促贷款等项目。做好水暖电、餐厅、公寓等后勤服务工作。在6月份召开学校后勤工作会议。

26.着力推进民生民心工程。配合市上,加快东区改造步伐,努力解决青年教职工的住房问题。提高教职工活动中心的管理与服务水平,丰富教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努力改善教职工和学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不断提高教职工的收入。加快幼儿园建设,力争在本学期投入使用。

27.切实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巩固平安校园建设成果,完善校园安全防范体系建设,提高安全稳定防控能力。规范校园交通管理,强化实验室安全、食品药品安全、财产安全、信息安全等各类安全管理工作。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做好信访维稳工作,尤其是做好重点时段、重大节点的维稳工作。加强校园及周边治安、道路的综合治理工作。

九、推进共建合作步伐,加快榆林大学建设

28.按照大学设置标准,加大建设力度。对照《普通本科高校设置暂行规定》,学校在研究生、硕士学位授予点数量、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数、国家级教学成果、科研成果以及基础设施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对照差距,制定路线图、时间表,责任到人,举全校之力推进榆林大学建设。

29.全面推进省市共建和对口支援协议的落实工作。按照《省市共建榆林大学协议书》和《对口支援协议书》,做好与省市政府和各高校的对接工作,制定出协议内容落实方案,将工作分解到各部门和各院系。切实加强共建资金的管理,科学统筹,突出重点,使共建资金发挥出最大效益。

30.借力各种社会资源。要加强与省市政府的沟通联系,积极寻求教育部等部委的支持和帮助,充分挖掘各种潜力,利用各种有利条件,不为所有,但为所用,要借人、财、物、文化等各方资源,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凝聚共识,合力推进,为榆林大学建设营造良好的内部和外部环境。

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全面谋划“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奋进之年。全校上下必须进一步增强改革发展的信心,牢固树立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向深化改革要动力,以创新实干谋发展,立雄心、鼓干劲、树正气,凝聚起干事创业的强大正能量,为实现榆林大学建设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榆林学院党政办公室 2015年3月27日印发